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第二位)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00/10萬,并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帕金森病致殘率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通過個體化及全程規范管理可以較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提高其生活質量,能讓老人活得好、活得長。 帕金森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僵、抖、倒。 一.慢是指患者有運動起動困難、動作執行困難,是病人最常見和較特殊的表現,早期以肢體遠端受累為主。 二.僵是指患者有以下表現:自主動作變慢、幅度變小,重復動作易疲勞、做序列性動作困難、不能同時做多個動作、解鞋帶、扣紐扣困難,雙手行走時擺動減少、流涎、言語減少、語音低沉、單調等;初期患者感到患肢運動不靈活,有僵硬或緊張的感覺,出現動作困難。 三.抖:60-70%病人以震顫為首發癥狀,多為不對稱性,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加劇,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四.倒提示疾病已進入中晚期,病人站立不穩,肢體反射減弱,容易向前或向后倒。行走慌張步態。 五.早期非運動癥狀可以有:1.精神癥狀:焦慮、抑郁、幻覺、睡眠障礙;2.自主神經癥狀:便秘、頭暈、多汗、排尿障礙、性功能異常;3.感覺異常:麻木、肩背部疼痛、嗅覺減退等。 對帕金森病人從診斷到治療的全程規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早期診斷率、延緩病情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患者家屬及社會負擔。
帕金森病門診開設時間及地點:每周二下午北院區門診2樓19診室 咨詢電話:6279325
|